- A+
导演托德·海因斯说,鲁尼·马拉和凯特·布兰切特在《卡罗尔》中的“初吻”十分感人,并且充满了悲剧感,这令他很难对那场戏喊“停”。来源:Jay L. Clendenin /洛杉矶时报
原标题丨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尼·马拉怎么看导演托德·海因斯最爱的《卡罗尔》场景?
文丨洛杉矶时报 Glenn Whipp
译丨搜狐国际 胡然
【洛杉矶时报讯】《卡罗尔》的导演托德·海因斯接受《洛杉矶时报》奖项候选人采访栏目“ The Envelope”访问时,他为这部唯美浪漫的电影挑出了两位女主角之间他最喜欢的三场戏。很自然的,我们也咨询了两位得到奥斯卡奖提名的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饰高贵性感的中年女性“卡罗尔”)和鲁尼·马拉(饰19岁少女“特芮丝”)。透过3位主创对这3场戏的评论,我们能体会到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精心设计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场景1:卡罗尔第一次驾车带特芮丝回新泽西的家。小说中,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是这样写的:“汽车驰入林肯隧道。特芮丝目光透过挡风玻璃看去,心中涌起一股狂野莫名的兴奋。她希望隧道塌陷令两人同时遇难,好让她们的尸体被一起挖出来。”
海因斯:读到这里我就想,“没错!这就是…爱啊!”你爱上别人后就会情不自禁这样想。那种时刻常常近在咫尺,只要一点琐事就能激起殉情的幻想,或其他和所爱之人共同赴死的戏剧化想法,只为能让后世见证你俩在一起。[笑声]
这是富有情感冲击力的一幕,而且在风格上和电影的其它部分有明显区别:画面模糊,节奏缓慢,音乐声混杂,它们制造出一种近乎于迷醉的效应,让人联想起陷入爱情的感觉。
这场戏也是在辛辛那提拍摄时比较有操作难度的一场,因为我们所用的隧道只有200码长(约180米)。所以车子要一遍又一遍地在里面开。这隧道太短了,日光几乎顷刻就会灌入。所以我们只能在本已很长的一天之后的凌晨4点开拍这场戏,在警方的护卫下,花了45分钟转了一圈,然后回到原点又拍了一边,就为这30秒的镜头。
马拉:他们才把那段放出来[在美国电影学会将午餐会上]。对我门而言还很新鲜。
布兰切特:对,但我们是分了很多段拍的。整场戏在我看来就像做梦一样。我记不太清。
马拉:是你开的车,气温冻人。那天晚上真的很晚了。
布兰切特:没错。它附加在一场夜戏的后面。这部片里,我们和托德以及[摄影师]艾德在车里共度了很多时间。他俩好像《布偶》里那两个老人家。不停地说话。[笑]但那场隧道戏里,他们不能坐在后座上了,没有他俩感觉还有点寂寞呢。
马拉:头一次看成片的时候,这场戏是让我影响深刻的几个场景之一。它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特别能呈现出坠入爱河的感觉。
布兰切特:实际上,它是个功能性片段。但托德所做的却更上一层楼,我没想到他会分那么多部分来拍。他显然意识到角色正在跨越某种隔膜。人们谈到两人之间的火花时都说那是马拉和我的功劳,但在那场戏中,那要归功于托德,是因为那音乐的混合方式。你只听到人们的讨论,但并不是那样的。
马拉:这正和坠入爱河的感觉一样。你会觉得另一个人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他们不会做错的。
两人的吻戏让导演无法喊“停”。
场景2:卡罗尔的丈夫雇的私家调查员发现了两人的私情后,特芮丝和卡罗尔回到了德雷克酒店。特芮丝感到两人之间的一切都被毁了。卡罗尔牵着特芮丝上床,两人做爱的过程中却多了一丝悲剧感。
海因斯:拍摄过程中,这是她们第一次接吻。我们是在床戏之前拍的。两位女主都发现我一直没喊“cut”(停)。[笑声]她们只能继续。我有点看入迷了。这是凯特和马拉第一次在我面前亲热。我根本喊不出“cut”。但我不想让她们尴尬。我想我最终还是喊了。
布兰切特:我们只能喊:“行了吗?我们能走了吗?”
马拉:变态![笑]那是我们俩一起拍的前几个镜头之一。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互动。并不笨拙,但略有点尴尬,因为我们必须亲热但又老想笑,他不愿意喊停是因为,我觉得吧,是因为一切都还很新鲜、激动人心。
布兰切特:感觉有一点点“偷窥”的味道,但是那种很美的偷窥。我猜想,导演第一次让演员们在一起,他会想看看那是什么样子。感觉就像是你的兄弟透过门偷偷看你脱衣服。你心想:“我知道你在那儿哦!”
海因斯:两位女演员在戏中的表现,由于有一种悲剧感,所以特别动人,让我几乎无法停止它。每次我看那场戏,都会被感动。马拉的神情里有种痛感,你能从中看到两人纠缠的关系在她们生命中的重量。
布兰切特:我记得床戏前还有段对话,托德希望那一刻能够延续到两人赤裸相对的那一刻。我记得问过他:“有必要?你确定?”那来自演员的收敛天性。但托德极富乐感,他知道影片需要那样一个复调,一种释放。而他是对的。
特芮丝(鲁尼·马拉,图片左侧)和卡罗尔(凯特·布兰切特,右)之间的这一幕出现在了影片的开头和结尾,这是导演托德·海因斯最爱的一幕。
场景3,影片首尾头展示的那一幕:卡罗尔和特芮丝在丽兹酒店见面。影片开头,我们虽然并不明白两人戛然而止的对话的意义,但通过卡罗尔离去时抚摸特芮丝肩膀的方式,我们大概知道这两个女人之间有点什么。当影片末尾该场景再次出现时,我们意识到卡罗尔原来才是对话中弱势的那个人,她在请求特芮丝再给她一个机会。
海因斯:这个重复场景在电影中起到了支点作用。但我认为《卡罗尔》的这个镜头在两人关系中的作用比它在其原版电影中的意义更深远――这个镜头的创意来自电影《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该片以一系列对话片段开场,这会让你好奇这到底是谁的故事,我们应该注意哪个镜头并从中找到故事主线。我喜欢这个点子。在我心里,“这是谁的故事”、“我们感受的是谁的情绪”这两大问题对这个爱情故事具有决定意义。
布兰切特:《相见恨晚》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经常温习。表演十分精彩。特别难忘的是当他们准备灵肉合一时,(因突发)被迫从厨房逃到了安全出口,突然间,原本美好的一切变得肮脏不堪。这时候,现实污染了原本的纯真和完美。现代社会中,浪漫永存并非易事。
马拉:回过头来看《卡罗尔》的这场戏,两人角色的翻转让人十分难忘。
布兰切特:我还是觉得很意外,当卡罗尔问:“那么,你会搬来和我住吗?”,特芮丝却说,“不,我看不会。”这时你会想,“好吧,我看也只能这样了,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
马拉:她就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我很喜欢这点。大概因为我本人很容易犹豫吧。
布兰切特:说不好。也许在爱情方面,谨慎点也不是坏事。
本文系《洛杉矶时报》授权搜狐国际独家编译刊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有兴趣的话请关注搜狐自媒体“洛杉矶时报LA Times”,绝对全网独家首发,别处看不到哦!
原文地址: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envelope/la-en-carol-cate-blanchett-rooney-mara-20160204-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