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远去的大南门(2)
宜昌的原名又叫夷陵,取自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也因为万里长江围着这座城市画了一个半圆,就成了“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宜昌的原名更多的时候又叫峡州,那是一个很霸气、很大度,也很有历史内涵的名字,守在三峡的出口,面对着渝东鄂西的万仞高山,就能深切的理会毛泽东的诗词里所写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雨云,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就非这座城市不可。
宜昌这座因为拥有葛洲坝、三峡大坝两个举世闻名的大坝的水电城其实成名很早。因为位于西陵峡口,进去就是群山巍峨、云遮雾罩的长江三峡,出来就是一马平川、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下游来的大船吃水深,过不去上面的激流险滩,上游来的小船吨位小,也不适宜下面扩大数倍的装载量,所以这座城市很早就成了过载码头。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和现在的翻坝码头一样,把上下游的货物来一个整合,然后才能各行其道。
宜昌古城的格局这么多年变化其实不大,从最早的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的刻本《夷陵州治》所载的《州境总图》,到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的《东湖县志》,或是稍后修订的清同治年间(公元1861-1875年)的《宜昌府志》都可以看出,那座由夷陵千户所正千户许胜砌筑、在明代《夷陵州志》卷之三城池篇载为“周围八百六十二丈,计四里零二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二尺”的古城,那个被说成是“古城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东西一华里,南北三华里”的椭圆形的古城格局直到民国初期依然如故,令人惊讶的是,直到今天也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宜昌这座城市就是随着日益扩大、越来越变得繁忙的长江航运而繁华的。所以,它就自然有着京沪杭丝织品的靓丽、江西瓷器的温润、湖南大米的饱满、江汉棉花的温暖和武昌鱼的香味;所以就在川盐、山杂、毛皮、油脂、木材、煤炭、烟叶、烟土和水果里掺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现在,宜昌经常自夸拥有快捷的高铁、四通八达的高速和航空联通全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之初,云贵的烟土、川陕的山货、湘赣的手工品、中原的粮食和沪宁杭的舶来品,早就在这座城市互通有无了。
宜昌的第一次机遇是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因为太平天国攻陷武昌,使得平常供应两湖的淮盐“片引不至”,就有了“川盐济鄂”,就有了运输川盐的大批木船络绎不绝的穿过三峡来到宜昌,成批结帮的停泊在从北门的上河街(现在的沿江大道西陵二路到西陵一路之间)一直排到二马路的河坡,桅樯林立,白帆一片,在此揽载的各类木船数以千计,船工船民常在万人以上。就形成了“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荣的江滩景象,位于其中最为重要的三大码头就是镇川门、中水门和大南门。
那个时期还没有港务局,也没有航道管理,宜昌沿江一带从土街头(现在的碧水兰庭)到二马路河坡尽是泊船码头,因为货源不一、码头上的河街也就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商贸货栈和交易市场。紫云宫(现在的三江小学)一带停靠的油籽船较多,现在的三江边就尽是榨油坊;渝东鄂西的水果船停在北门口,板桥河街(现在的外国语小学)就都是水果市场、青果行;西陵一路江边镇川门的那座镇江阁原来是用来粮食交易的杨泗庙,自然就是米市专用码头;由此而下的中水门江边停泊的都是煤船和砖船,小南门江边是官衙专用码头;陶珠路一带是海鲜市场,而位于其中的大南门则是宜昌的水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