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语出《礼记•礼运》,孔子说:“饮食之事和男女之事都是人的基本欲望。”
吃饭穿衣保障了人的个体生存需要,男女之事保障了人类的生存需要,看来老夫子很早就领悟了这个浅显的道理,这点上他比商朝的伯夷叔齐人性多了,可爱多了。
不久前看了一部李安早年的电影《饮食男女》,本来以为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电影。电影开头也确实展现了大量的美食制作镜头,那专业程度绝对不亚于专业厨师的水平。可看着看着就发觉这不是单纯的美食电影了,反倒是重点放在了男女上。
故事的情节不在此敖述,大体意思就是一代名厨退休,独自抚养三个未婚的女儿,通过三个孩子的婚姻之事,讲述两代人的情感问题和伦理问题。故事结尾父亲意外的宣布与比自己小很多的单身母亲结合的桥段,令人始料未及。从头至尾贯穿的厨房烹饪,作为故事的辅线也在结尾得到了更高的升华。不得不佩服李安对东方文化掌控的细腻。
说到饮食和男女,东西方文化的差距其实还是挺大的。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著名的电影《七宗罪》,西方宗教这七种罪行是大恶,其中就包括贪食及色欲。其中一个贪吃的胖子被撑死的镜头至今记忆犹新。相比西方文化,我们对此则宽容的多。
首先,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的改善,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各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原本作为龙的儿子的“饕餮”,本来是个恶兽,现在却被一些美食家用来自夸“老饕”。甚至于很多顶级老饕纷纷写作美食心得,大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架势,这简直和西方某些宗教文化是对立的。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这点上,我们是受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影响的,宗教文化必定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况且宗教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不过西方人也有很多早就被我们同化了,那个什么米其林不也是在到处搞美食餐厅评比吗!
其次,说到男女之事,本来西方在这方面比我们要更开放,作为宗教电影中的恶行,只是特例。
同样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遇到卫灵公的美女夫人――南子,这位历史上出名的淫乱女人,也只是发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叹,大有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尽管历史上无从考证孔子的话的真正含义,但是却被人们大加猜测,这里面是否真的有事?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如果孔子活在现在,这位圣人应该能够为自己找到更科学的解释“多巴胺”作怪。
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在2000年被一位伟大的瑞典医学家发现,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这种由大脑分泌的物质极大的影响着人的情绪,分泌越多人越兴奋和满足。非常类似于兴奋剂的效果。它是人在遇到美好的食物和心动的异性时候就会产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重大节日的时候,我们都会用特定的食物来犒赏自己。至于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吃粽子的说法,依我看根本站不住脚,因为粽子被扔到汨罗江纪念屈原,既不符合勤俭节约的精神,也不符合动物学原理,因为鱼根本不会解开包粽子的绳子。无非是人们为了表达喜悦,享用美食的借口罢了。
至于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经常说的“男人变聪明,女人变愚蠢”的现象也可以用多巴胺解释,因为多巴胺可以增加大脑的兴奋度和活跃度,增加记忆。这样男人多半会变聪明。女人变愚蠢则很可能不是女人不分泌多巴胺,而是因为分泌过多造成的。科学解释是多巴胺的副作用就是使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眩晕。看来女人在谈恋爱的时候,用情更深!
周宇恒个人公众号,更多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