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大南门(1)

  • A+
所属分类:文章鉴赏
  

  远去的大南门(1)
  
  如今,想要从大南门横穿沿江大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葛洲坝、西陵一路、西陵二路汇集而来的车辆蜂拥而至,途经这里的所有公交线路因为被解放路步行街挡住了去路,那些大大小小的公交车全都是从环城南路集中到这里转弯;而那么多从下而上、选择走沿江大道的更多的车辆就常常在这里排成长龙,早晚高峰期,有时就得等上两到三个红灯。而那些仅仅不过就是想从环城南路走到滨江公园、或者大南门码头去的人来说,要么有足够的耐心,要么就在那些排队等候的车队里蜿蜒穿行。
  
  不过,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在这个地方走路肯定不会有这么为难。杜甫途经峡州(也就是现在的宜昌)的时候,曾在这里有过饭局,也写过一首应景诗,诗中云:“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好大的气魄,可见得这里的酒菜都不错;在九百多年前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登上峡州至喜亭欣赏江景的时候,这里也没有红绿灯。他的那首《峡州至喜亭》里面写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断崖卧水口,连岗抱城楼。下有吴蜀客,樯竿立沦洲”。好宏大的一个场面,“樯竿立沦洲”正好对应了杜先生的“西江万里船”。
  
  宜昌自古就是一座水运码头,位于上游的四川盆地粮食富足,云贵高原盛产木材,还有鄂西山区的药材和山杂,每年都有无数的漕粮通过宜昌码头转运到长江中下游,每年都有大量的木排经过三峡抵达宜昌,再流放到下游其他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药材在这里集中,然后再去往各地。除此之外,还有上游来的川盐、茶叶、生漆、青麻、牛羊皮、山蚕丝,下游的布匹、陶器、手工制品和大量的日用品也得经过宜昌码头转运,所以,水运催生了这座城市的繁华。
  
  查了一下手头的史料,元代十五年(公元1278年)川蜀水驿设立,也就有了川江航道;到了明代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四川参政吴彦华开辟了宜渝航道之间的水运纤道;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湖广按察使乔洪壁招集大批民工整修新滩,进一步保证了航道的畅通。于是,在川江和荆江交界的宜昌江边就有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货船舟楫,就有了吊脚楼、水上人家,就有了长长的河街,就有了一家接一家的商铺,也有了肩担背篓、忙碌的挑夫和上身赤裸、凭力气吃饭的纤夫。
  
  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宜昌有了最开始的古城,那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城池的雏形,也就是借江险而护城,也就是高筑墙,防备的是土匪、山贼和农民起义军。那个时候的宜昌城一共有八座城门,正南面、面对长江的那座有一个文雅的名称,叫南藩门。不过那个时候的宜昌城没有城门,走进走出方便得很,就和宜昌话所说的“踩菜园子”差不多。
  
  直到三百年前的清顺治年间,随着南藩门被改为大南门,宜昌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门,不仅有了挎着刀、拿着梭镖的官兵把守,城门到了晚上也会关闭,城门楼洞里一到晚上关上城门,就成了乞丐、叫花子的栖身之处。不过如果放在现在绝对不行,马上就有救助站的人开着车来拉走的,就和以前有了委屈,可以到衙门击鼓叫屈,现在如果一些“刁民”聚集在市政府门前请愿,就会招来数量更多的警察一样。
  
  那个时候,因为已经有了大南门城墙,也有了城墙上面的城楼。宜昌人就吹牛说,大南门是通天之门,城门上的那座城楼高近十丈,上面的那座关圣楼也很有名,成天香雾缭绕的。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制的关圣楼“楼阁悉毁”,据史料记载,民众自发献粮捐款六千余贯,重修关圣楼。由此可见,宜昌人崇拜关二爷,也很讲仁义;由此可见,宜昌人信鬼神、也信迷信。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里古佛寺香火依然很盛,当阳关陵里没有头的关羽还是会在玉泉寺喊“还我头来”,生意人还是会跑到汉阳归元寺去烧第一炷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