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小河、三江桥与上下西坝(4)
四、三江巨变
那种身体透明、柔软如绸,好像一只只降落伞,又好似一个个小蘑菇,会在小学生的墨水瓶中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的桃花鱼是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开工、也就是把宜昌人口里的小河变成正规称谓“三江”的时候消失的。
有些年纪的宜昌人都会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座城市缺电的窘境:因为众多的三线工厂在宜兴建,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部门时不时的就会拉闸限电,很多的工厂不得不根据送电的时间安排生产,在“抓革命,促生产”、生产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导下,居民用电更是捉襟见肘:家家点着煤油灯很正常,街上漆黑一片也很寻常,汽灯点过,还有电石灯也用过。那个时候晚上厂里常常有集体学习,一大群人围坐在一间大大的旧屋里,喝茶的喝茶、开小会(备注:宜昌话把开会的时候几个人低声说话叫开小会)的开小会,有的闭眼养神、有的偷偷打毛衣,反正就只有一盏油灯,躲在他人身后就什么都看不见。我就坐在灯的光晕下,给大家读中央红头文件,那是专案组整理的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资料。
所以,当时被称为330工程的葛洲坝工程的兴建受到了宜昌人的热烈欢迎。虽然那个时候,人们信仰的主要是毛泽东的崇高威望,同时也是因为缺电严重带来的切肤之痛,还有期待那个工程给宜昌带来变化。可是没人能估计到,那位77岁的毛泽东在自己生日的那天批示的“赞成兴建此坝。”就不仅决定了万里长江第一坝的崛起,不仅决定了宜昌这座小城的命运转变,也决定了那条小河向三江的脱胎换骨。
有一份介绍葛洲坝工程的资料中说:“(长江)主航道大江宽800米,枯季水深约10米;二江宽300米,三江宽550米,仅于汛期分流,枯水期断流,两岛与市区之间徒步可涉。葛洲坝水利枢纽大坝即横跨在上述3条水道上。”而为了解决工程建成以后的通航问题:“要求航道最小水深2.9米,最小宽度90米……上游引航道直线段长度为1000米,三江下游航道宽为150米,水深减为4.5米,可以满足通航要求。”所以,按照设计:“船闸、航道分三江、大江两线,大江1号船闸和三江2号船闸,闸室长280米,宽34米,一次可通过一万吨级的船队;三江3号船闸,闸室长120米,宽18米,可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和船队。”
于是,330工程从开挖葛洲坝开始施工了,作为江心之洲的葛洲坝消失了,作为工程的葛洲坝永留人间;作为长江支流的小河消失了,作为航道的三江诞生了。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破土动工,2万人参加了开工典礼。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坝,从请示批示到开工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就搞定了。具体过程和其中的细节,我已经在拙文《宜昌印象》里面做过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老生常谈了。
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当年拓宽和开挖小河的历史资料,只是知道330工程的主要施工现场在那座即将消亡的葛洲坝和西坝靠近葛洲坝的上段,所以就有了上西坝、下西坝之分。没有找到当年的那些工程数据,只是知道,葛洲坝工程把小河、也就是后来的三江航道里挖出来的弃土全堆在从镇川门到一马路沿线的江滩上,使得宜昌中心城区的江岸线向江中整整推进了40米。我在写于1980年的《摇摆舞与旧友吉迪》一文中记录了当时小河的工作场景:“5月1日的下午,我就这样坐在好友学华家门口的那颗大树下,参加他的婚礼。和华斌一起磕着瓜子、抽着香烟、喝着绿茶,一辆接一辆的从小河里爬起来、运输泥土的大卡车就在我的身后驶过,轰鸣着消失在高低不平的红卫路(备注:现在从西陵一路到环城北路的沿江大道一段当时的路名)上。”
那份《葛洲坝工程概况》中介绍说:“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在二、三江施工,1970年12月31日开工,1981年6、7月开始通航、发电,1983年二江电站全部建成投产;第二期工程于1981年在大江开始施工,1988年12月最后一台机组安装完毕,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坝从开工、停工、复工到竣工,一直都是历尽艰辛、百折不饶,在此期间,曾经创造了很多的中国第一,荣获了很多的国家奖励,也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的领导人,就是到了现在,葛洲坝依然还是展示宜昌建设成就的伟大工程,原因只有一个,它就在宜昌旁边,而那个更大的三峡大坝却远在宜昌人的视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