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昌江滩(17)

  • A+
所属分类:文章鉴赏
  

  浅谈宜昌江滩(17)
  
  十七、存在就是硬道理
  
  因为那些歌舞的草台班子几乎咫尺相隔,声音侧耳可闻,所以音箱一个比一个大,声音一家比一家澎湃,更有趣的是,因为处于滨江公园里面,一边是江边的小道,有许多的散步者经过,一边是沿江大道,公交车、私家车穿梭不停,除了想留住听众,也想给那些路过者留下好印象,各家班子的歌者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轮番上阵,也就有些竞争的味道,虽然表面上各演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可是暗地里却卯足了劲,各有各的招数。
  
  自从搬到葛洲坝区域以后,我就时不时的晚上会被为我健康着想的家人赶出门,也就经常会隔三差五的到三江桥下听歌,慢慢地就看出了一些门道。比如各家都会为一些老听众、尤其是出钱捧场的人预备座椅、准备茶水、递上香烟;也会有托在人群中领着叫好和鼓掌;更多的就是每个摊点都会有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子笑脸相迎,那种眉眼如画、笑靥如花是那些老年听众所不能抗拒的。现在有些老年人本来就很寂寞,虽然衣食无忧,可是身边连个说话的都没有,花点钱有人为自己唱歌、还会热情接待,两个小时下来怎么想都值!
  
  各家歌舞的草台班子似乎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还在自己一起的歌手说不定明天就是别人家的顶梁柱;今天这一家被听众围得水泄不通,歌声笑语不断,说不定明天只有寥寥几个人,一点人气也没有;今天能收入不菲,明天说不定连电费都挣不回来;所以,像那种宜昌歇后语说的“驼子Q到街心里――两头翘”(备注:宜昌话里的Q到是摔倒的意思,Q的发音是da)的情况很少见,所以,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靠唱歌卖艺赚钱也就和宜昌话说的那样:瞎子打伙计――逮到一回算一回(备注:宜昌人把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女人都称为伙计,伙计的正确发音是huojie)!
  
  虽然是自娱自乐,还能赚些小钱,但是他们既不到文化部门登记,也不和公安打招呼,打着某某艺术团的名号就从事演出,想一想也是有些目无政府的感觉。可是现在政府抓大放小,强调核心价值观,除了做中国梦,还有亚太梦、世界梦,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不要麻烦政府了、如今的宜昌长江边上再也听不见铿锵的码头号子,再也找不到民间艺人的身影,可是这样的露天卡拉OK的形式、这些歌舞草台班子的表演也是一种新文化的标志,而文化一旦形成、一旦渗透到市民中间,就成了宜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那些露天卡拉OK也好,歌舞的草台班子也罢,学生中考、高考的时候都会主动停止歌唱,每天晚上也就在十点以前就会自觉结束,警察开辆警车过来也会自觉地调低音量。本来就属于自娱自乐,顺便赚点电费、设备折旧费和夜宵钱无可厚非,唱歌的瘾过足了,听歌的兴趣也满足了,只要不跑调、只要有些乐感、只要对节奏旋律把握得非常到位,只要大家喜欢,音乐本身就会给所有人带来欢乐。有些老人听歌时间久了有了印象,也喜欢热闹,也不在乎几个小钱,只要开心就好;有些老人晚上也有了个去处,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不管是露天卡拉OK还是歌舞的草台班子,这都是一种文化,不属于已经远去的码头文化,也不属于现在吹得一塌糊涂的社区文化,而只是一种独特的江滩文化。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只要那些摊点的声音能小一些,收摊时间能早一点,不要影响周边的居民休息就行了。再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大众娱乐方式。这种娱乐形式就和广场舞一样,也是一种草根文化,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就是合理,存在就是硬道理,当然不可能强制性的取缔,只能给其生存的空间,至于什么引导和规范,那就是官话,不说也罢。反正宜昌的江滩变成现在这样灯光闪烁、歌声不断的公共休闲场所是再好不过了。不管看官是不是宜昌人,都应该在有空的时候到滨江公园来听听歌,也能多了解一些宜昌的风土人情和新的宜昌江滩文化。2014年11月9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