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浅谈宜昌江滩(8)
八、吊楼人家
这张老照片拍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镜头下正是镇川门到大南门一带,拍摄的技巧很不错,时至今日,还依然能分辨出三江的那个弧形转角,还能分辨出那条长长的河街,当然,也看得见那些两三层的小洋楼和庭院深深的那些深宅大院的飞檐斗拱。更重要的是,可以看见江边的那些吊脚楼和那些临时搭建的窝棚,最有意义的是拍出了那大片的江滩。
在第七小节的那幅照片上可以看得更清楚:摄影的这一天肯定阳光灿烂,那个时候的长江没什么污染,水面很清,吊脚楼在水里形成了清晰的倒影。有人对那张照片的解释很生动,转载如下:“整个吊脚楼一半的重量靠在岸上,另一半就靠那些不大不小的树干支撑,也许,这是附近渔民的一栋临时的房子。虽然简易,楼内却呈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几个竹篙上都晾着衣服,有黑色的裤子和上衣,晾台上放了几双鞋子,类似草鞋的样子。还有一个小口大肚的缸,这种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宜昌老城区里到处都是。”
吊脚楼是独树一帜的一种建筑形式,宜昌的吊脚楼也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宜昌的居住很有地域区分,南正街、民主路一带住的是世家和地主,红星路、福绥路住的是商家和买办,一马路、大公桥住的是领江和人力车夫,壕坑、东门住的是小市民,而江边住的都是吃码头饭和“推划子的”(备注:宜昌话,船工)。宜昌的吊脚楼很简陋,细细的几根木柱、薄薄的木板,胡乱搭建就成。那个时候,从镇川门一直向一马路延伸,江边到处都是这样东倒西歪、半边悬在水中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是宜昌作为码头城市的见证,也是适应船工、小商贩和码头工人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那些吊脚楼里的男女老少一定都是会水、而且水性不错的。如果不是浪里白条,万一吊脚楼倾倒、或者失足跌到江里,岂不一命呜呼?
那些吊脚楼的老住户的来源很多:不少人刚进城的时候,不过就是一条扁担两个桶,给城里人从长江里往他们家里挑水,现在的陶珠路以前就是一条很有名的水巷,一天到晚路上都是湿漉漉的。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有了自来水,可是各家各户也没有通水,街头巷尾还可以看见小小的供水站,也还有挑水工。那些挑水工经过数年的打拼,多少也有了些积蓄,就在江边因陋先搭个窝棚,再搭个吊脚楼;有些做小本生意的也从码头上繁忙的搬运和江滩上的人来人往中间看到了商机,便也会动心思在江边谋个落脚之地,吊脚楼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还有些结了婚、成了家、有了子女的水手也会罄其所有,在江边设法弄个吊脚楼,将自己的堂客和娃儿从乡下接来安置好,也让自己从此有个像模像样的“窝”。
好就好在那个时候,没有城市规划设计院,就没有人来指责那些人乱搭乱建破坏城市形象;没有国土资源局,就没有那些稽查开着推土机和吊车来强行拆除那些板壁房;也没有房管局,也就没有带大檐帽的强迫那些买卖双方交房屋交易买卖的各种税费;同时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松散的社会关系,宜昌人不爱管闲事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特征很明显,就连宜昌的歇后语也是这么说的:“灯影子上馆子――人多不吃饮食(备注:形容人多不管用)。”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宜昌江边的吊脚楼比大山深处土家人的吊脚楼简陋得多,也狭窄得多,住在吊脚楼的居民大多是穷家小户,许多家庭往往连日常的口粮、炒菜的食用油、点灯用的煤油都买不起,用一句老套的话说,就是“挣扎在死亡线上”。好就好在吊脚楼开门就是人来车往的河街,开窗就是繁忙的码头和江滩,除了居住以外,各家各户利用这个优势前店后居,或者卖些土产日杂、或者帮人洗补衣服、或者开家茶馆、酒肆、旅栈,也是一门生意。
有老人回忆,宜昌江边的吊脚楼的邻里之间的关系很和谐,有什么事大家都会热心帮忙,到了夏日的晚上,提把靠背椅往街边一坐,扛一张竹凉床往街心一放,街坊邻居就会坐在一起抽烟喝酒,家长里短,天南海北,其乐融融。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曾经不知多少次进过江边的好几座吊脚楼,要么是和那里的篾匠师傅谈生意,要么就是应邀登门拜访。我这个人喜欢喝酒,也贪杯,但酒量不大,半斤下肚肯定会醉倒的。有一次就是躺在吊脚楼里被江中的汽笛声唤醒的,身上盖的好好的,枕头边有一壶v茶,是不是有些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