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星子因“有星坠湖”而得名。做为星子的老百姓,可能说到落星墩都能耳熟能详,它的传说、过往也许都能如数家珍。而在我的记忆和情感里,却有一座山更加深刻,更加鲜活地存在于我的记忆和脑海。那就是与落星墩同矗一湖遥相呼应的大哥――流星山。
如果说落星墩是一叶漂泊的轻舟,那流星就像是一位眺望的父亲,在等着流浪儿子的归来。
其实,流星山也不大,方圆不过两百亩。乍看像一只在浅水中爬行的乌龟,头伸向鄱阳湖,尾巴连着陆地,四道山脊东西各两道均匀分开,像乌龟的四肢。换个角度看流星山,又像一条在水中游弋的鲤鱼,朝着大海的方向,一直向前。
流星山坐落在星子县城西3.5公里处的鄱阳湖畔,三面环水,西南方向与陆地接壤,从地图上看,就像一只长在地上的葫芦。正南方向是有着鄱阳湖百幕大的老爷庙,西北方背倚西牯岭,再往后层峦叠嶂,经羲之洞、玉帘泉、金轮峰,最远处则是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从星子县城看流星山,它就像一方印章,稳稳矗立于惊涛骇浪之中,在历史的长河里,盖下它深厚的传说。
流星山是一座充满传说的奇幻之山。古代高官出差多走水路,自赣江下鄱阳湖,经吴城、鞋山至老爷庙,站在船头盼望,群峰簇拥层峦叠嶂之下的流星山,就像一颗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而坐落在流星山脚的小村庄肖家嘴则前吞鄱湖浩渺,背倚匡庐巍峨,实为难得一遇的风水宝地。官船至此,见状,惊呼此处不出朝中宰相,必生社稷栋梁,急吩咐船工速降船帆以示恭敬。然而,船行经过流星山,见一湾湖叉环绕至山后,生生将庐山隔断。连连惊叹,可惜!可惜!虚惊一声,随即扬帆而去。村上长者常说,肖家嘴在从前住着很多姓氏,由于鄱阳湖水从老爷庙处直冲而下,刹气太重,其余姓氏逐渐衰败,最后只留有肖这一姓,这也应了风水相生相克一说。
流星山原本不姓肖,是一彭姓小姐下嫁时的嫁妆。但时隔数十年,小姐百年之后,彭姓族人欲强行收回流星山,于是一纸诉状告至县衙。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双方各执一词,时任县令拿不出什么好法子。遂听师爷出一主意,于堂前置一油锅,将油烧至滚烫,扔一铜钱入内,由彭肖双方族人各出一代表,能赤手进油锅取出铜钱者,便是流星山的主人。县令本意也是吓唬双方适可而止。双方族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从敢上前一试。正当大家惊恐无奈之时,一肖姓老者颤颤微微站了出来,撸起衣袖,大呵一声,将手伸入油锅,滚烫的油烧的手臂的皮肤曛毕欤阜窖埃唐鹬烙谔们啊O亓钏旖餍巧脚泄樾な希布淙巳夯逗羧冈荆险呷粗找蛏耸乒夭恢紊硗觥
流星山是一座资源繁杂的矿产之山。山上有花岗岩、石英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在我的记忆里,这三种天然矿产都曾有人进行开发。开发之初都表现的矿质优异,前景很好,但一开工,却又不是品质突变,就是储量太小,每每都不得善终。老人们都说这是座灵山,是上古时代秦始皇赶山填海时落下的。不是矿产不优,是它们会自己徒涉,所以后来再无人问津。但前些年,又被投资人看上,准备开发旅游,几年下来,山也租了,田也征了,规划也好了,工程也开了,但在建了个临时工棚,修了条百米围墙,建了两处房舍墙基后,嘎然而止。看来又应了老人的金玉良言。
流星山是一座充满童趣的科幻之山。小时候放牛,小伙伴们总是将牛从南山脚赶上山,牛群沿着山东面从南吃到北,再从山西面从北吃到南,到临近傍晚又从原地下山。所以放牛对于我的童年来说是一件轻松而又愉悦的事。期间我们总喜欢到山的最北端一个“倒凹咀”的地方捉迷藏,玩游戏。倒凹咀是流星山最北端的一个山崖,两条崖带伸出山体直至湖心,中间形成一个山顶突出,中间凹陷的U字型山坳,里头的缝隙里长满了长长的芭茅。在湖滩上散落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其中有一块最大的方形石块,压在三块较优大的石头上,里面形成的夹缝就成了我们探险、藏身、嘻戏的最佳去处。那时的我们充满着对整个未知世界的幻想,总以为这石块下面一定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许是秦皇汉武,拟或是朱元璋等历史皇帝的墓地,那石块就被我们臆想成了整个陵墓的入口。倒凹咀其中一个突出的崖咀是石英石,附近的沙滩上散落着一些被湖水打O出的晶体,形态各异,璀璨夺目,每每在凌乱的砂石间寻到一两颗,都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兴奋。倒凹咀另一处山咀伸向了湖心,即便是枯水季节,庐山而下的溪水汇流经过此地,也能确保山崖的尽头有水。远远看去,像极了伸长脖子在池中饮水的乌龟。“龟山”的旁边湖泽上,均匀散落着十二大小相仿的圆型石头。传说是两位神仙下凡游历,在此小酌几杯。身处湖光山色之中,乐不思返,误了归期,双双坐化成山,即流星、落星两山。十二道美味也变化成了十二个碗状的石头。行走其间,似乎还能闻出来自仙境的香气。
流星山是一座物产丰富的美味之山。一过迷雨季节,山上总有采不完的各种蘑菇。什么绿豆菇、胭脂菇、石灰菇、砧板菇,偶尔还能遇见灵芝菇。有时柳树、榕树等树上还能摘到一些木耳,特别鲜嫩爽口。这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松树菇”。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种叫法是否正确,但妈妈这样说了我就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它每年三月九月才生长,又俗称“三九菇”。这种蘑菇一般生长在松树林里的蕨草里,很难发现,但只要找到一只,这附近就一定有一群。一般人都找不到,但我妈一找一个准,这是为什么也许是我妈个人的小秘密了。妈妈现在都六十多的人了,但每年还会在这个季节到山上去采松树菇,然后送到县城让我尝尝,那味道跟妈妈的笑容一样甜蜜。流星山的栀子花也特别美味。先放入开水汆下水,然后再与韭菜一起煸炒,栀子花与韭菜的香气相得益彰,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毛栗和野生小草莓,更是我们童年记忆里大自然最美味的馈赠。毛栗摘来后放在箩筐里压实,等后熟了一段时间后再倒出来剥就省事多了,只需用木板轻轻一搓,满地金黄的栗子就唾手可得。初春季节,山脚下的沙滩和草地上长满了嫩绿的藜蒿,“鄱阳湖的草,城里人的宝”,就着留有年味的腊肉炒上一盘藜蒿,那一股浓郁的芳香让人神清气爽,百吃不厌。
当鄱阳湖进入丰水期时,流星山脚便成了我少年时的鱼场了。我家以前是半耕半渔,每到暑假,我就会客串一把小小渔夫了。早在十来岁的时候,我便会自己去抓鱼了。那时爸爸帮我弄了一截十来米长的丝网,网格特细。农忙双抢时节,我一般就在家里晒谷煮饭,等我把家务收拾的差不多时,我就拿着我的那截丝网去湖边捕鱼。我用一个小木棒将丝网串好,一头紧紧地攥在手里,一头系上一个重量适当的石块,然后扔开膀子甩向湖面,那一排丝网顺着木棒,被石块的惯性带着撒向湖中间,然后用那个木棒把留在手里的一头插在岸边。过上一时半会,我把网收起来,总能收获几条小叉鱼什么的,就地把鱼的内脏收拾一下,回家一煎,再切上几只辣椒一香,一道爽口美味就完成了。近水知鱼性。“涨水鱼退水虾”“鱼有鱼路虾有虾路”等谚语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了。鱼一般在早上比较活跃,此时是上网的好时机,丝网放早了会被水草缠上,那就网不到鱼了。所以一般都是早上三四点钟起床下网,然后在船上小憩一会,等天色大亮了就收网。我爸是个特别偏执的人,他一但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我们经常会有争执,只有到第二天收网时没任何收获时,他才傻笑着挠挠头,算是对下网时错误判断的承认吧!记得有一次,网都快放完了,我跟爸商量,最后一条网让我决定放在什么位置,他勉强答应了,最后还是留下了一条最短的。我把船划到矗立在湖中的一个名叫“鸡卵子石”附近,将最后一条丝网围着石堆放了两圈。然后我把船靠近“鸡卵子石”,用船桨用力地击水,尽可能地闹出动静。桂鱼喜在石缝间活动,我是想惊动在石堆里过夜的桂鱼,让它们受到惊吓下忙乱外逃,正好来个瓮中之鳖。几分钟后,我们开始收网,当爸爸拉网时都傻了眼,除了浮标,哪里还能看到半点鱼网,全是一条条鲜活的桂鱼,总共一百多条。自这次“胜仗”以后,我在我爸那里说话的份量重了不少,偶尔还能主动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感觉自己在爸爸眼里一下子长大了似的。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已不惑之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已经很少回山上转转了,偶尔想起总能会心一笑,恍若又回到了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这段时间我突然迷上了养花。我想,如果用流星倒凹咀沙滩上散落的晶体石来点缀花盆,一定非常绚丽,格外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