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做真实的自己从心性开始――心性即意识的区别/心地
心性首先是名称即概念的称谓,是便于理解存在本身本真融入而有的体验的实质的状态,心性就是心生的状态,也就是由内而发,由内而动而形成的性能即作用,实质性就是心动,也就是心的活动迹象而有的性能,即作用形成的存在状态,是由心发。即心生,也就是心生的状态,其本身就是性即作用,作用就是性能,其本身就是一体,是内外一体的相生互应的体验的存在的状态。
性并非是欲,而是心生的状态的性能即作用,只有感觉和体验的状态,感觉其本身就是感受,是有感而受的体验的状态,是妙不可言的,是用体验来印证和验证心性的内外一体性的相生互应的体验的存在的状态的。而这非本身本真融入的体验其本身就是内外一体性的相生互应的体验而不能,也就是非心融心,心入心的相生互应的体验而不能的。
并非是虚的,也就是意想的,或者是意识即认识的,意识是意根的作用即性能,也就是思维即意识,是思想的,思维的,也就是意根的作用即性能而形成的意的识,实则也就是意识,分开了来说就是意识即认识。意识即认识。
是还处于识不透,即意不纯的状态,识不透是对所谓外在的认识即形容,意不纯是对所谓内在的模仿,由外之内都是意识的作用,也就意的融入,即模仿的过程,其本身就是识的透彻的状态,固锁于由外之内的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即意识都是很难到达心识即心性的状态的,也就是只有破了意识即意的识,才会抵达心识即心性的性能即作用的凸显而存在的状态,由外而内的意识都都是缺乏存而有在的谓‘识’的体验本身的自识,自知,自觉而有的自存性的状态,谓识即名称和概念,只是便于意识即认识来理解,因为意识本身就是有意的融入,识的透彻的性能即作用。
换句话说,形体上的单一的执着即固锁,永远都不可能触及或者到达心性的性能即作用的存在的实质的状态其本身就是内外一体性的相生互应的体验的存在的实质性的状态,也就是只有意的融入,识的透彻,即意纯而识透时,而这其本身就是融入其中在体验,是非本身本真的融入的相生互应的体验其本身就是内外一体性的相生互应的体验而不能,是因为相生互应的体验才会有存而有在的谓‘识’的体验本身的自识,自知,自觉而有的自存性的状态的,就会自然的出现心性的状态,也就是心生的状态的性能即作用,其本身就是内外一体性的相生互应的体验的存在,其本身就是有形亦非形,无形非亦形,心地本真足,何来内外呼。